(一)大连海事大学档案(1953—2023)131338卷
(二)上海航务学院全宗档案介绍(1934—1949)284卷
(三)东北航海学院全宗档案介绍(1947—1952)40卷
(四)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全宗档案介绍(1951—1953)44卷
(五)交通部大连公安学校(1982-1992)77卷
(六)大连海运学校全宗档案介绍(1956—2000)3119卷
截至2023年12月,馆藏档案134902卷。
(一)大连海事大学档案(1953—2023)131338卷
从1953年至今共形成档案131338卷。这部分档案分类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53—1990年,是按照传统档案分类办法,有文书、科技、财务档案类。第二个阶段是1991年至今,是按照高校档案实体分类办法分类,有党群、行政、外事、教学、科研、211工程、基建、仪器设备与资产、出版、产品生产与经营、财会、声像、实物等大类。
1、文书档案(1953—1990)
这部分档案是按照保管期限—年度—组织机构分类办法,按永久、长期、短期10年一个大流水上架存放的。
包括:上级各级领导机关部门发给学校的文件;学校党政工团组织的各种会议记录、纪要;各项工作总结计划、报告、布告、通报、请示、批复等文件;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划、教育体制改革、院系专业设置调整、组织机构、人员调动、综合统计等文件材料;学校历次政治运动形成的文件材料、记录在案等档案;党委各部门关于组织发展、宣传、纪检、统战、落实政策及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行政各处关于人事、外事、教学、科研、基建、财务、后勤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2、党群类档案(1991—至今)
凡是学校在党群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材料,均属党群类档案。主要涉及部门有学校办公室、保密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武装保卫处、各总支、直属支部、党校、离退休管理处、工会、团委等。党群类档案中比较重要的有:(1)校党委会议记录与纪要;(2)信访工作会议材料;(3)历届党代会会议材料;(4)党委工作计划总结;(5)信访工作材料;(6)党组织介绍信;(7)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文件材料;(8)学校历届团代会、学代会材料;(9)学校获先进、劳模等文件材料。
3、行政类档案(1991—至今)
是指学校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材料。主要涉及部门是学校办公室、人事处、质量管理处、规划与资产管理处、信息处、校友事物合作处、审计处、武装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后勤集团、教学设施管理中心、期刊社、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档案馆、图书馆、各院系部等部门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文件材料及与上级机关往来文件。行政类档案比较重要的有:(1)校长办公会议记录、纪要;(2)学校历次综合改革方案;(3)学校工作总结、计划、五年规划;(4)职工调动、奖惩、考核、培训、职称评审等材料;(5)学校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建设中形成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指导书,以及质量体系认证、评审的材料;(6)各个学院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材料;(7)本校专项审计报告、决定以及干部离任经济审计报告;(8)学校受理的检查立案、结论性材料;(9)学校半军管文件材料;(10)学生受表彰、处分材料。
4、教学类档案(1991—至今)
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材料等均属教学类档案。涉及的主要部门是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质量管理处、出版社教材部、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各学院等。教学类档案中比较重要的有:(1)教学改革材料;(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3)专业设置、调整材料;(4)教学评估、评价方案、文件等;(5)学籍管理材料;(6)招生计划、招生简章等;(7)新生录取名单;(8)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验印名册;(9)毕业生分配名单;(10)学生成绩表;(11)学科建设材料;(12)硕士点、博士点等审批材料;(13)本科生优秀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及答辩材料;(14)本校出版的教材讲义。
5、外事类档案(1991—至今)
学校在与外国团体或个人在学术研究、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友好往来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均属外事类档案。主要是涉及部门有国际合作交流处、人事处等部门。较重要档案有:(1)学校人员出国出境参加学术会议的请示、批复、带回的论文材料及总结;(2)学校人员出国出境考察、访问的请示、批复、带回的材料及总结;(3)外国党政官员、各届人士来访的材料;(4)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等来校讲学的材料;(4)关于留学生方面的文件材料。
6、科研档案
在科学研究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我校馆藏科研档案是从1980年开始。科研类档案包括科研工作文件、项目鉴定、评审、获奖材料以及项目研制过程中原始材料。
7、设备档案
凡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在其购置、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改造、报废等全部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以及随机材料均属设备档案。
8、基建档案
凡在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主要有我校基建处从竣工的基建项目材料、图纸以有关基建工作文件、请示、批示。
9、出版档案(1991—至今)
学校在编辑出版报纸、刊物、图书、音像等出版物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等载体材料。重要出版物有: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航海教育研究、国外航海科技、海商法年刊、世界海运等。
10、产品与经营档案(1991—至今)
学校设计、试制、生产、经营和销售产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价文件材料等。主要是校办产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产品材料。
11、财会档案(1991—至今)
高校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凭证、账簿、工资报表等均属财会类。
12、声像档案、照片档案
现藏照片档案有学校党、政、工、团等重要会议的录像、照片;校庆及重大活动的照片、录像;国家及部、省、市领导人来校视察的录像、照片;外国有关学者、专家及港澳台人员来访的录像照片等;毕业生合影照片等
13、实物档案
我校1989年建立“校史展厅”,并陈列一些实物档案,现存实物档案262件。比较珍贵的有: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我校的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以及1994年在我校八十五周年校庆之际,原交通部部长孙大光、李清,原副部长彭德、钱永昌、林祖乙等的亲笔题词和画;我校学生随南极考察团首次赴南极考察带来的南极石和贼鸥标本;有我校毕业生邵哲平在南极考察时与中外考察队员一起签名留念的校旗;有我校校庆时外单位赠送的礼品;学校获得的奖杯、证书、锦旗等。
(二)上海航务学院全宗档案介绍(1934—1949)284卷
上海航务学院的历史沿革:
1909年7月的上海南洋公学船政科
1911年清政府在船政科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海运高等学府—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
1915年停办
1929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又恢复商船学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大事,学校将1929年10月8日定为复校纪念日。至此,停办十四年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以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而重生,为我国海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基地。1930年秋,学校进入了驾驶、轮机两科并举的新时期。
1937年学校被日军炮火催毁,被迫停办。
1939年,国民政府于重庆恢复商船专科学校,易名为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学制及学生管理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相同,但在专业上发展成驾驶、轮机、造船三科并举的新体系。
1943年6月归并入国立重庆交通大学,商船师生一起并入交大,其所设三科有所变化,造船科调整后改为交大造船工程系,学制四年,成为该校工学院的一个新兴系,驾驶、轮机科分别改为航海专修科和轮机专修科,隶属于交大工学院,学制三年。
1946年10月,经三度停办的吴淞商船学校,在上海再次复校,改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设航海、轮机两科,学制五年,还开设了航海、轮机先修班、高级短期电讯科及特设补习班,学习均为一年。
1950年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最初由华东教育部、上海区航务局双重领导。1951年增设港埠工程系。
1952年改由中央交通部直属领导,专业设置改航海科为航海系,轮机科为轮机系,电信科未变。
1953年迁校大连,与东北航海学院合并成大连海运学院。
这部分档案主要是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和上海航务学院时期的档案,共284卷,有旧政权档案,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按其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五大类:
(1)学校行政管理类:不同时期学校概况、历史沿革、组织机构设置图表、教职工名册、历任校长更迭的任命书,教职工的聘用、解聘、调薪文件,校务会的会议记录、学校的组织规程、各项规则、条例、实施军事管理的文件,上报交通部、教育部的各种呈文。
(2)教学及学生管理类: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规章、实习纲要、招生简章;新生名册,学生成绩单、历届毕业生同学录、奖学金、学生津贴发放办法、学籍处理等方面文件材料。
(3)财务设备后勤管理类:财务预算、经费、开支明细账、工资表、学生膳食管理、学校建筑宿舍呈文、合同仪器设备购置管理等方面文件材料。
(4)旧政权机关公文类:有旧交通部、旧教育部、旧国防部及旧上海市的党政机关发来的训令等文件。
(5)与其他学校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往来文件类:与当时国立同济大学、上海商学院、中国海事建设协会、亚洲实业有限公司、行政院物资供应公司、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上海市国民军事训练委员会、教育部航业教育委员会等往来函件。
上述五类档案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
(1)历任校长更迭的任命文
(2)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概况、历史沿革、组织机构
(3)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教育方案(民国26年)
(4)1946年复校筹备委员会名单,有当时的交通部航政司司长高廷梓、招商局理事长刘鸿、原校长杨志雄、招商局总经理徐学禹、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原校长伍大名、汉口航政局局长王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鸿柱以及周均时(“民革”重庆负责人之一,1949年8月在“白公馆”就义),韦焕章、吴茂荪等人。
(5)校友名册。其中较有成就的校友有:抗日英雄、为国捐躯的梁天成、雷天眷、傅啸宇;航运科研界知名人士唐桐荪、周延瑾、沈岳瑞、张汝梅;1943—1944年赴美麻省理工学院等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名单等。
(6)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吴淞商船学校文件,组建校务委员会名单,以及机构调整情况。
(7)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上海航务学院以及将上海航务学院北迁与东北航海学院合并成大连海运学院的文件。
(8)院务委员会的会议纪录
(9)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组织机构图
(三)东北航海学院全宗档案介绍(1947—1952)40卷
东北航海学院的历史沿革:
东北航海学院,成立于1951年5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东北航警处在哈尔滨创立的东北商船学校。东北航海学院的前身沿革比较复杂,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三十余年间,东北地区曾经数次经历重大社会动荡,先后出现过东北军阀、伪满洲国和国民政府三个不同时期的政权,东北航海学院前身总是伴随着旧政权的消亡而解体,然后又伴随着新政权的建立而诞生。所以,东北航海学院前身曾三立其校两度停办,即先后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前的哈尔滨东北商船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的哈尔滨及葫芦岛高等船员养成所,以及“八•一五”光复后的国立葫芦岛(辽海)商船专科学校三个不同阶段。
为了发展东北地区的海军和航运业,1927年初哈尔滨航运各界再次提出创立商船学校,3月正式批准于哈尔滨筹建东北商船学校,6月东北商船学校在租得东北航务局圈儿河修船课房屋为临时校舍后,于北平、奉天和哈尔滨三处招生,8月12日正式开学。11月,哈尔滨江北船坞新校舍落成,东北商船学校迁入新校舍。东北商船学校设驾驶、轮机两科,学制四年,以培养东北地区江运航业人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校被迫停办,未毕业的学生调至海军学校学习。东北商船专科学校存在虽短,规模也小,但开创了东北海运教育的先河,尤其是轮机科的设立,更是填补了旧中国海运高等教育的空白,开创了旧中国海运高等教育航海、轮机两科并举的新局面。1937年2月,伪满洲国交通部在哈尔滨设立高等船员养成所,成为继东北商船学校之后再次成为东北地区商船教育的专门学校,1944年9月迁入葫芦岛,迁校后改名为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自行解散。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国民政府在原高等船员养成所学生的要求下,决定在葫芦岛原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旧址成立国立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1947年5月改名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1948年10月迁入平津,平津1949年后才回到人民手中,1949年3月迁回沈阳,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部接管,并与东北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东北交通专门学校。1950年初,迁到大连先后易名为东北航海专科学校、东北航海专门学校。1951年4月2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同意将东北航海专门学校改名为东北航海学院,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学制五年。
东北航海学院全宗卷中包括辽海商船专科学校、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东北交通学校和东北航务学院时期部分档案。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旧政权档案,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档案。1965年我校在清理并校前档案时未发现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档案,共组卷20卷。2000年开始,校档案馆对并校前档案按问题重新分类、编目、组卷,并输入计算机,实现微机检索,重组后这部分档案为40卷。
这一全宗档案主要有:学校在行政、教学、财务、后勤等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报告、文件、报表;当时东北人民政府航务总局、教育部、人事部的有关命令以及与其他相关单位往来公函。其中比较重要的档案有:
(1)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东北航海学院的组织沿革、学校概况、机构设置等。
(2)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组织规程、各类委员会章程、校规等。
(3)1950年大连市政府准拔东北航海专门学校的建设用地指令。
(4)1950年将东北商船专科学校更名为“东北航海专科学校”的令。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部同意将东北航海专门学校改为东北航海学院的令。
(5)各个时期的教职工名册、人员统计表。
(6)学生名册、学生统计表、毕业生名单。
(7)学生成绩单
(8)航海科、轮机科必修科目表及学科内容、学程进度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安排。
(9)干部任免通知、职工调动介绍信。
(10)校务委员会会议记录。
(四)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全宗档案介绍(1951—1953)44卷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与陈嘉庚先生早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1920年集美学校设立水产科。1924年改为水产部,1925年水产部改为集美学校高级水产航海部,1927年3月独立立校为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军进攻,10月迁至安溪县官桥乡。1938年1月集美学校决定各中等学校合并办理,成立福建私立集美联合中学,水产航海学校改为科,并同商业、农林科一起迁入安溪县文庙校舍。1939年1月,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科一起脱离联合中学,独立为福建私立集美高级职业学校,并迁校于大田县城内。1941年8月,水产航海科再次独立为校,复名为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1942年8月,为方便闽南渔民子弟入学,学校又迁回安溪县,1945年又从安溪县迁回集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嘉庚决意在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基础上,扩充为高等商船学校,1951年,中央教育部批准试办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并与原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脱离。1952年由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科合并成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3年11月并入大连海运学院。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全宗卷中主要是从1951年试办的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到1953年并入大连海运学院前的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两个时期的档案,共44卷。2000年从新整理组卷为43卷。
主要有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华东高教局、交通部华东区海运管理局等机关与学校往来文件以及学校内部文件、规章制度、学生名单、成绩册等。档案中比较重要的有:
(1)1952年9月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业合并,成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时,原来两校的移交仪器、设备、印信、办公用具等清单以及学生名册;
(2)福建航海专科学校的概况,组织系统表、学校工作总结;
(3)1951年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学校一览表;
(4)1953年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与大连海运学院关于并校往来函件;
(5)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往大连海运学院师生名单。
(6)历任校长的任职文件;
(7)教职工履历表、教师登记表;
(8)人员户籍证明、迁移证明;
(9)1952—1953年校务委员会会议记录;
(10)1952年9月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接收集美水专时,各单位移交清册,包括会议收发薄、人事部分文卷、办公用具、教务部分、仪器设备、印信等。
(11)人员工作调动介绍信;
(12)教职工工资调整及员工名册;
(1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各门课教学进度表、专业设置、学生实习等材料;
(14)启用新印章的函;
(五)交通部大连公安学校(1982-1992)77卷
交通部大连公安学校历史沿革:
交通部大连公安学校创立于1983年,其负责部属港航企事业单位在职公安保卫干警的轮训任务,为交通部直属事业单位,处级机构,由大连港口管理局代管。1990年交通部将大连公安学校改为大连船员学校,该校由大连海事大学直接领导,1993年大连海事大学将船员学校与成人教育部合并为成人教育学院。
交通部大连公安学校时期档案是从1982—1990年共77卷,大连船员学校时期档案是从1990—1992年共9卷。主要内容有:
国务院、交通部、公安部、国家教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辽宁省、大连市政府机关发给公安学校的有关文件;公安学校的工作总结计划、干部调转及工资介绍信、财务预决算、工资报表、招生计划、干部任免、职称的评聘等内部文件材料。其中比较有价值的有:
(1)交通部关于成立公安学校的批复;
(2)大连市规划局关于公安学校的初建计划及基建计划;
(3)交通部关于公安学校建设计划任务书;公安学校的建校情况报告;
(4)公安学校机构设置及人员定编的请示与交通部的批复;
(5)公安学校总体规划工程任务;
(6)交通部关于公安学校更名为船员学校的批复;
(7)交通部关于公安学校划归大连海运学院的通知。
(六)大连海运学校全宗档案介绍(1956—2000)3119卷
大连海运学校的历史沿革:
大连海运学校1956年创建于大连市沙河口区白山路79号,隶属于交通部领导,它是我国一所专门培养中级海运技术干部的学校;同年12月,经交通部批准,将原属海运总局的大连港口机械学校并入,成为其中一个专业。1958年6月,交通部将大连海运学校并入大连海运学院,成为它的一个中专部;1963年7月脱离大连海运学院,重新独立成为大连海运学校。1970年至1972年,大连海运学校归属大连港务局领导。1973年交通部将大连海运学校委托给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管理。1986年开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1992年学校被交通部确定为交通系统规范化中等专业学校,1993年通过办学水平评估,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1年以来,先后与大连海运学院和大连大学等院校实行联合办学。2000年12月,经交通部和辽宁省政府批准,将大连海运学校并入大连海事大学。
2001年7月,大连海运学校档案对口并入档案馆,共计4015卷。其中文书(1956-2000年)2085卷,教学档案(1992-2001年)294卷,质量体系文件21卷,财务档案1420卷。其中比较重要的档案内容:
全宗内档案大至分三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教学、基建和科研)和其它专门档案(包括: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和实物档案等)。
(1)历任校领导任命文、组织机构变化情况、学校各时期历史沿革以及改革发展重大变革等文件材料;
(2)学校专业设置调整、办学层次、办学水平评估等教学管理以及相关文件材料;
(3)招生计划、新生名册、学籍管理、成绩册和派遣表、毕业证书验印等有关学生管理文件材料;
(3)校内建筑相关图纸文字和大型教学设备档案;
(4)凭证、账簿、报表和工资册等会计档案;
(5)部分“文化大革命”前珍贵历史照片;
(6)奖状、锦旗、奖杯(牌)和牌匾等实物档案